敏感之年 对中日关系不要太悲观
—— 井出敬二接受了《法制晚报》记者专访

近日,日本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中心公使井出敬二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就如何改善中日关系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和判断。井出公使去年2月份到中国履新,这是他1980年进入日本外务省后首次到中国任职。

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个敏感之年也将是中日关系“不进则退”之年。为了使2005年不成为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之年,而成为推进中日关系“止跌回升”的契机之年,亟须两国领导人、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迅速即时地做出巨大的努力。 

 

中日关系    “对中日关系不要太悲观”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法晚):不久前,中国和日本的媒体都公布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亲近感调查,结果并不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2005年的中日关系由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到来,有报道称,中日关系将成为敏感的一年,您怎样看待这件事?

井出敬二:做一个社会调查是很困难的,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首先,他不可能做到全民调查,只能在一部分人中进行。另外,处置的问题不同,调查的结果可能也会不同,所以对于舆论调查,应该持谨慎态度。不管怎么说,在中国的这将近一年来,我接触的中国人对日本人都是非常友好的。虽然中日两国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没必要过于悲观,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增进友好。

法晚:您认为怎样才能改善中日关系?

井出敬二:中日两国在体制和习惯上有很多不同之处,所以要努力加强相互理解,并且这种理解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希望中日之间可以更广泛地开展交流和合作,更多的中国人能到日本去,更多的日本人能来到中国,大家能亲自体会和感受两国文化的异同,两国的关系一定会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下去。

法晚:您认为目前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存在偏差吗?

井出敬二:我认为,中国人对日本有着非常复杂的印象和感情。中日之间有1500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日本从中国学到了很多东西并进行了消化吸收。到了近代,也有很多中国人到日本去留学。有数据显示,在20世纪初,日本就已经有10多万中国留学生。

但后来很不幸地发生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事件。1945年后,日本放弃了军国主义的道路,选择了和平民主的发展之路。现在中日经贸关系已经非常密切,比如目前日本在华企业共有100万名中国雇员。

现在回到您刚才提到的问题,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就是从这么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折射出来的一种非常复杂的东西。

 

能源问题    “中日一直在能源领域有合作”

法晚:公使先生,你如何看待中日在能源方面出现的分歧?

井出敬二:说起来还是一种泛论,首先,日中两国都计较依赖中东的石油。有依赖,就会有风险。因此需要增加石油的供应源,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中跳出来,需要实现石油来源地多元化。

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应当考虑一方得益另一方就受损害的纯竞争关系,而应当从双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知道,中国从10年前开始成为石油纯进口国。到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另外,可以预计整个亚洲对能源需求会不断地增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亚洲的课题。作为日本和中国这两个能源消费大国,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确保亚洲在整个世界的能源供应问题方面走在前面,先行一步来做这个工作。

法晚:那么双方是否能够在这个领域进行合作?

井出敬二:日中两国一直都有能源方面的合作。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日中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既然是这样,促进双方的友好关系应当说是我们的最高命题。促进两国友好关系正是外交官应当做的工作。作为一名外交官,我的工作就是要促进这种友好关系。实际上,日中两国在政府级别上也有关于能源问题的定期磋商机制。

 

生活状态    喜欢萨克斯,会唱中国歌

法晚:您是怎样开始您的外交工作的?

井出敬二:我大学时学的是经济学,因为很喜欢外交工作,转行当了外交官,我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

法晚:您到北京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吧?您对北京的印象怎样?平时都有哪些活动?

井出敬二:在北京,闲暇的时候我会和家人一起去唱卡拉OK。我会唱几首简单的中文歌,比较喜欢《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旋律非常优美。我喜欢吹萨克斯。

法晚:来北京这么长时间,对北京有什么感觉?

井出敬二:北京的变化太快了,是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每天都在飞速地发展,道路上的豪华轿车越来越多,每天都可以看到新的建筑物落成。

中国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充满活力,特别是中国女性都非常有活力,很多女性在社会上担任着重要的职务,工作非常出色非常有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