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日本前驻华外交官阐述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近年,一种被称为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的外交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即通过增强外国人对本国的亲近感和理解,从而提高本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本国内要求引进并强化这种外交战略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记者就对华公共外交战略问题采访了日本外务省大臣官房参事官井出敬二。井出曾在2005年4月中国发生反日游行之际,作为日本驻华大使馆公使担任大使馆发言人。

记者:对华展开公共外交的构想是什么时候萌生的?是怎样开展的?

井出:“我2004年2月到北京赴任时,阿南惟茂大使(当时)对我最重要的指示就是“有效地向中国民众进行说明日本的工作。现任宫本雄二大使也经常指示“要竭尽全力通过中国电视等媒体有效地进行说明工作。”

“我到任后,实施了大使馆应对媒体的一元化即由新闻文化中心统一对外。正好在那时,中国出现了《新京报》、《瞭望东方周刊》等(言论相对自由)媒体,他们主动和我们接触。组织体系的强化使我们顺利应对了中国媒体的变化,其结果是我们也得以借助中国媒体说明了日本对于悬而未决的教科书问题、历史问题的立场和主张。”

记者:对(以网络签名反对日本入常等为导火线的)反日游行是如何应对的?

井出:“当时的状况是批评日本的报道怒涛般地涌出,有效的反驳文章未能在中国媒体上刊登。中国媒体也处在‘不敢刊登日方的主张’的环境下。”

记者:除了历史问题,你认为在中国反日情感根深蒂固的原因究竟何在?

井出:“从短期来看,中国媒体不报道客观评论日本的言论是原因之一,从长期来看还存在着中国人对日本了解并不足够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问题,无论日方怎么说明都难以得到中方的理解。”

“根据自己的经验,从未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去了日本后,对日本的看法往往会有很大的改变。为了加深中国年轻人对日本的了解,从2006年起,我们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合作启动了《日中二十一世纪交流项目》。2006年邀请了大约1200名中国高中生访日,其中约40人在日本的高中学习了一年,项目进展顺利。”

记者:安倍前政权成立以来,中国的对日情感有好转吗?

井出:“安倍前首相访华(2006年10月)以后,中国国内对日态度有很大变化,我们的工作也好做多了。今年4月配合温家宝总理访日,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白岩松主持的介绍日本的大型栏目《岩松看日本》在中国播出。在栏目制作期间,我曾多次和白岩松先生交流。制作出这样的节目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希望今后有更优秀的介绍日本的节目出现。”

“中国对日本的报道与两国首脑间的交流等政治动向紧密相连,中国的对日舆论深受各个时期中国政府的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等的发展,中国的舆论开始具有特殊的力量。”

记者:您在一书写文章指出“强化日本的对外说明能力的平台”的重要性,原因何在?

井出:“写这篇文章是希望日本国民和政府间能广泛形成这样的认识。对外说明活动需要人力和财力。尤其是由于日中两国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此之深,在安全保障方面中国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因此对中国人不充分了解日本的现状更不能置之不理。”

“日本媒体相关人员的对外说明也很重要。我希望在中国的日本记者能积极与中方媒体交流,并接受他们的采访。站在政府官员的立场,有些事有时难以做出明确的说明,但是中方有希望了解日本的需求,因此我希望日本媒体能把(致力于对华说明)作为企业国际化的社会贡献的一环。”

记者:日本的漫画、动画等流行文化在中国也很受欢迎,你如何评价它与公共外交的关系?

井出:“年轻人无疑通过接触流行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兴趣,但大使馆有必要将只有政府才能完成的活动放在首位,如为促进中方理解日本政府的政策所做的说明及与中方合作使电影、动画的交流更加活跃,包括放宽法律规定以改善文化环境等。在大使馆人力、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期待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民间能为推广日本流行文化等做出贡献。”

“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将对动画等的关注与理解现代日本联系起来。虽然借动漫等介绍战后日本可能会有做作之嫌而难以被接受,不过仅仅是看了动画片觉得‘有意思’就完了,对今后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完)


井出敬二:49岁。东京大学毕业, 1980年进入外务省。曾历任日本驻俄罗斯大使馆新闻文化中心负责人等,于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期间担任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新闻中心负责人、公使。2007年8月出任现职。

注:在由PHP研究所出版的新书《公共外交》一书中收录了井出先生执笔的《日本的对华公共外交》一文。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理由,该书指出 “在外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中,经常能看到脱离日本真实现状或夸张的报道局部现象的情况,这会阻碍世界各国对日本的正确认识”。他特别指出,“日本开展公共外交的最大难题是中韩两国对日好感度极低,负面印象非常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