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间外交扩大到非友好人士
—— “纪念日中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座谈会纪实

图片说明:井出敬二介绍日本的民间外交。

 

 

 

2008年6月29日,在大连召开的“纪念日中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座谈会上,两国专家学者和外交官指出,不要把民间交流局限于友好人士和团体,应当扩大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非友好人士,这样才能推动两国民间外交朝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这次会议是由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东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邀请中国的日本问题专家学者和日本的外交官、民间友好交流财团的负责人,以民间外交对日中关系影响为题,探讨日中两国在新形势下开展民间外交的新思路。

以大国姿态对待纠纷

 座谈会是由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所长宋成有教授主持,日本外务省大臣官房参事官井出敬二和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中方委员汤重南教授作主题演讲。他俩提出的共同观点是,无论是民间外交,还是民间交流,不要只盯着友好人士,每次开会、举办活动都是几张老面孔,应当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次,让更多的人参加交流,这样才能促进两国国民的相互理解。

此外,从事民间外交、民间交流,两国民间团体都应当筹集资金,建立交流基金会,资助各种交流活动。日本已经建立了国际交流基金会等,而中国这样的基金会比较少,从而影响了民间外交、民间交流的质量。

汤重南教授的演讲是从历史的角度论述民间外交、民间交流。他认为,民间交流是日中关系的先导和基础,尽管两国的政府外交、政治关系会有中断的时候,而民间交流是不会中断的,因为这种交流使双方都能获利。

他说,从历史上看,日中民间交流有5次高潮,前3次是日本“以华为师”,全面吸收中国先进的文化,主流是友好往来,中国为主体。日本吸收了中国先进文化,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第4次高潮的1898年起,中国则“以日为师”,通过日本积极吸收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文教、科技。在清末民初形成以中国人留日学习为主要标志的中日文化交流热潮,其延续时间之长,赴日人数之多,涉及学科之广,均为世界史上所罕见。留学生为祖国引进先进科学,介绍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和先锋,为社会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他强调,从古代、近代中日关系史看,既有正面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如果双方认真汲取这些经验教训,就能为今后日中关系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在谈到今后如何推进民间外交时,汤教授认为,日中双方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务实的办法,正视中日结构性矛盾,互相理解、互相合作,以大国姿态对待两国之间的纠纷,理解对方的解释。

汤教授指出,中国在对日研究方法上,首先应确立研究的原则,那就是客观、公正、理性、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说反科学的话,不做迎合社会思潮违心的事;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敢于提出向对方学习的口号。

发挥NGO作用

井出敬二曾经担任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公使衔的新闻文化中心主任,在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期间,专门从事对华公共外交,同中国官方机构和民间团体合作,开展文化、教育、青少年等交流活动,比较熟悉两国的民间交流现状。

他演讲的重点是在两国的民间外交、民间交流中,如何发挥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营利团体)的重要作用。井出指出,现在,世界的一个潮流就是朝市民社会发展,中国称之为“公民社会”和“民间社会”。在外交、环境、人权和裁军等领域,市民通过成立NGO进行活动,以同政府对话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同NGO合作,同其保持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各国政府正在研究的课题。

他说,随着全球一体化,人、物、资金、信息等积极流动,如企业投资、学生留学、劳动者移民等,特别是中国充分利用全球一体化发展经济,同海外交流。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产物,就是破坏环境、扩大贫富差距。在今年即将召开的G8峰会以及胡锦涛主席也参加的首脑扩大会议上,地球环境问题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在环境领域,政府同NGO的对话,合作是相当重要的,日本的NGO也积极参与日中两国在植树造林等环境领域的合作。

据井出的介绍,日本外务省是相当重视同NGO的关系,专门设立NGO担当大使一职,在各个领域同NGO合作,日本政府提供ODA援助要得到日本国民的理解。从这个观点出发,政府在提供ODA时,必须同日本的NGO合作。外务省为了强化同NGO对话,从1996年起,召开NGO外务省定期会议。2002年,设立日本NGO无偿支援资金协力、草根技术协力的项目。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ODA时,都同两国的NGO合作。

井出还表示,企业也是承担民间交流的中坚力量之一。在日本,企业相当注重社会责任,许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积极开展对社会作贡献活动,主要在教育、环保、文化交流、福利等领域。

他建议,作为日中民间外交、民间交流的课题,应当确立从事交流活动民间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另外,民间组织运营也要透明化,公开资金用途等。在筹集活动经费方面,企业和市民应当从社会贡献方面去考虑。中国民间组织应当普及收会费制度。

建立交流基金会

在这次日中座谈会上,双方代表在发言中都提到民间外交、民间交流不是友好人士的专利,要扩大到社会各层次,特别是要扩大到非友好人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胡澎博士说,让非友好人士参加民间交流活动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他们对中国看法的转变带给社会影响是很大的。

胡澎举例说,她曾经接待一个右翼团体,这些人刚到中国时,口气相当傲慢,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批评中国一番。可是,他们通过参观考察,对中国有了实际了解以后,口气慢慢变软了。

离开中国时,该团体负责人客气地说:“看样子是我们错了,现在看到的中国同我们以前想像的中国不是一回事。”

她还举例说,去年,她给一个由日本自卫队退役海佐、空佐组成的访华团当翻译。这些人因职业的缘故对中国看法比较负面,有的人甚至做好被中国公安当局逮捕的准备。不过,他们通过一周的访问,对中国的看法完全变了。

在北京,一名退役海佐让街头书法家题词,对方看了他秃发谢顶的头,写下“绝顶聪明”四个大字。这名海佐拿了这张一句双关的条幅高兴得合不上嘴,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

回日本前,访华团成员都有点恋恋不舍,当初那名作好被中国公安局逮捕的空佐诙谐地说:“如果北京公安局把我逮捕就好了,我就可以在中国多待几天了。”

胡澎认为,有些日本人之所以对中国不友好,原因是对中国实际情况不了解。他们只要通过民间交流,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后,看法是会转变的。所以,日中两国都应该把民间外交、民间交流扩大到非友好人士,只有通过了解,才能理解对方。

大连民族学院外语学院副院长徐冰教授曾经留学日本,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在留学期间就从事两国的民间交流活动。他认为,日中民间交流不能光凭满腔热情,还要讲究方法,理解对方,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徐冰教授举了两个正反面的例子。正面例子是,日本有一对老夫妇热衷于在中国日语教育。两人先在日本募集资金,再到中国教日语,几年下来,有1500多名中国学生。不过,他俩在同中国处事仍然按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总是按日本的规矩,因此,经常跟对方吵架,弄得不欢而散,好心也办不成好事。

他举得另一个例子是正面的,石川县金泽市日中友友好协会古贺会长通过访问中国,同中国人接触,了解了中国情况,理解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因此,他经常率金泽市的民间代表团访问大连,事先向成员们介绍中国人的特点,使得双方在交流中相当融洽,取得很大的成果。古贺本人被大连市政府授予名誉市民的称号。

在座谈会上,一些与会者建议,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企业得益于民间交流的成果,通过日中经贸往来获利甚丰,所以,也应当有回报,要积极参与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活动,像日本企业那样为民间外交提供经费。另外,中国在研究日本时,应当明确区别战前、战后的日本,对日本战后63年的民主化、经常高速成长过程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能相互对垒,应该相互理解,中国要学习日本战后的经验。